近日,天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捷报频传,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天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的侵犯“怡口”英文商标等注册商标专用权案入选全国2024年商标行政保护典型案例;天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的湖南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假冒阿森莫有限公司“Krauterhof”注册商标专用权案入选2024年湖南省知识产权保护优秀案例、长沙市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天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的某眼科门诊有限公司侵犯某眼科医院商业机密案,同样入选长沙市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2023年10月,长沙市知识产权局接某知名净水品牌权利人举报,随即联合天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某水电安装配置服务经营部展开调查。经查,该经营部在商标授权期满后,通过非正规渠道采购标注权利人注册商标的滤芯产品做销售,货值逾2万元。面对当事人对商品真伪的质疑,执法人员未直接采信单方鉴定,而是要求权利人二次辨认,并责令当事人提交合法进货证明。在当事人没办法提供有效证据的情况下,结合技术参数比对,最终认定侵犯权利的行为成立。
本案处理中,执法机关创新采用“行政处罚+行政调解”机制:一方面对侵权方处以没收侵权商品、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另一方面促成侵权方向消费者赔偿8000元,并与关联企业联合向权利人致歉,成功化解潜在民事纠纷。此案通过科学分配举证责任、灵活运用调解机制,既打击侵权又降低社会矛盾,为商标执法提供了“教科书式”示范。
2024年3月14日,天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暮云一民房内堆放了大量印有“Krauterhof”商标的产品及加工包装工具。经查明,该地址属于湖南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仓库,该公司从江西某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莫某等人处购进未粘贴商标的成品,在仓库内粘贴印有商标的标识,再对外出售。2024年3月26日,该案移送长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刑事立案调查。2025年1月23日,天心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湖南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晏某某等12名人员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追究了刑事责任。
天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日常检查主动发现制假窝点,从发现仓库追查到销售电商,从提供原料到商标印制、生产、销售、运输全链条,再利用互联网电商销售,实现“端窝点、断链条、打源头”,在打击网络侵权领域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经验,有效震慑网络制假售假产业链。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再由检察院审核检查起诉、法院判决,形成了完整的“监管发现一侦查取证一公诉审判一赔偿修复”协作机制,凸显知识产权“严保护、快保护”导向。
2023年9月4日,天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某眼科医院的举报信,举报某眼科门诊有限公司侵犯其商业机密。经查,某眼科医院前员工卿某与某眼科门诊有限公司监事梁某商定,由卿某将眼科医院的客户信息提供给梁某,梁某再通过卿某提供的客户信息联系客户至某眼科门诊有限公司做近视手术。2023年11月3日,卿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罪,被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7000元。2024年1月10日,某眼科门诊有限公司因侵犯商业机密被天心区市监局没收违法来得到的27069元,并处罚款人民币100000元。
商业秘密作为经营者的重要资产,经营者要采取对应的保密措施进行保护,这是发生侵犯商业机密事件时请求法律保护的前提。其他经营者若需要,可以通过合作或者支付费用的方式获取,如果采取不正当的方式获得,不仅侵犯了权利人的利益,而且触犯了法律,必定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些典型案例的入选,是天心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对我区长期以来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营商环境的充分肯定。未来,天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为推动区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提供更坚实的知识产权保障,不断续写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新篇章,助力天心区在创新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